青阳县:多彩课后服务陪伴孩子快乐成长
发表时间: 2022-05-05 15:38:09
来源: 县文明办
“给我两块黄色长方形的积木。”“嗯,给你,往这边挪一点,再下来一点点。”4月22日下午4时50分,正是青阳县第四小学课后服务时间,在105班“搭搭乐”课堂上,吴淑涵和陈语萱两位同学对着图纸搭建“楼房”。“都已经搭到16层了,不错,你俩今天真棒!”老师丰玉娟笑着对她们竖起大拇指。
在随后的走访中,记者看到:操场上,“体育小达人”挥洒汗水,享受球类运动带来的酣畅淋漓;创意美术课堂上,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绘制自己喜爱的图画;书法课堂上,同学们起笔、运笔、顿笔、收笔,做得有模有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后服务,尽享“快乐时光”。
“学校目前设置了作业辅导类、体育类、科创类、艺术类四大类课后托管服务课程,下设足球、花样跳绳等36个兴趣小组。”青阳县第四小学副校长汪龙平向记者介绍,该校开展的特色课后服务课程,不仅满足了学生们个性化发展需求,也有效增强了学生的才艺技能和创新意识,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和青阳县第四小学一样,青阳县各中小学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办学条件,“一校一案”制定课后服务具体实施方案。当天下午5时20分,青阳县第三小学的学生们尽享特色课后服务,在该校的劳动教育实践课堂——种植园,“小菜农”在“农技专家”老师的指导下忙着除草、松土、浇水,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贴近自然、体验劳动的快乐。
“在‘双减’背景下,我们的工作并不是简单地做‘减法’,而是做了很多‘加法’。减掉的是不合理的、过度的东西,增加的是符合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的内容。”青阳县教体局基教股股长段厚利说,青阳县在落实“双减”的同时也在推动“双增”,即增加学生参加户外活动、体育锻炼、艺术活动、劳动活动的时间和机会,增加接受体育和美育方面课外培训的时间和机会。该县坚持因校施策,积极推动各中小学全面开展行之有效的特色课后服务,以多元化的实践活动推动课后服务从“常态化”走向“高质量”。
目前,青阳县课后服务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覆盖和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全县31所中小学校全部开展了课后服务,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数20434人,参与率100%,其中每周五天每天均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数18901人,参与率92.5%。“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强化学校日常管理与督导,努力通过‘双减’实现教育减负增效,让校园成为孩子们的‘成长乐园’。”青阳县教体局负责人表示。
在随后的走访中,记者看到:操场上,“体育小达人”挥洒汗水,享受球类运动带来的酣畅淋漓;创意美术课堂上,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绘制自己喜爱的图画;书法课堂上,同学们起笔、运笔、顿笔、收笔,做得有模有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后服务,尽享“快乐时光”。
“学校目前设置了作业辅导类、体育类、科创类、艺术类四大类课后托管服务课程,下设足球、花样跳绳等36个兴趣小组。”青阳县第四小学副校长汪龙平向记者介绍,该校开展的特色课后服务课程,不仅满足了学生们个性化发展需求,也有效增强了学生的才艺技能和创新意识,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和青阳县第四小学一样,青阳县各中小学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办学条件,“一校一案”制定课后服务具体实施方案。当天下午5时20分,青阳县第三小学的学生们尽享特色课后服务,在该校的劳动教育实践课堂——种植园,“小菜农”在“农技专家”老师的指导下忙着除草、松土、浇水,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贴近自然、体验劳动的快乐。
“在‘双减’背景下,我们的工作并不是简单地做‘减法’,而是做了很多‘加法’。减掉的是不合理的、过度的东西,增加的是符合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的内容。”青阳县教体局基教股股长段厚利说,青阳县在落实“双减”的同时也在推动“双增”,即增加学生参加户外活动、体育锻炼、艺术活动、劳动活动的时间和机会,增加接受体育和美育方面课外培训的时间和机会。该县坚持因校施策,积极推动各中小学全面开展行之有效的特色课后服务,以多元化的实践活动推动课后服务从“常态化”走向“高质量”。
目前,青阳县课后服务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覆盖和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全县31所中小学校全部开展了课后服务,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数20434人,参与率100%,其中每周五天每天均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数18901人,参与率92.5%。“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强化学校日常管理与督导,努力通过‘双减’实现教育减负增效,让校园成为孩子们的‘成长乐园’。”青阳县教体局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