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文明播报

小扫帚助残疾人“扫”掉贫困

发表时间: 2016-09-07 10:59:29 来源: 县文明办

青阳县庙前镇十字村是远近闻名的棕扫帚加工产业村,虽然村子不大,却有着几十年棕扫帚生产加工的传统,多数村民都有一手扎扫帚的技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十字村的棕扫帚远销武汉、义乌、杭州、上海等地,村民足不出户就能挣到钱。近年来,十字村立足这项特色产业,采用产业扶贫的“造血”方式,精准扶贫助力残疾人脱贫增收。

8月26日,走进十字村村民曹牡丹家中,只见十几名村民在捆绑棕扫帚,其中有几名是残疾人。今年41岁的残疾人张迎水,虽然聋哑,但做起活儿来却丝毫不费力,不一会儿就扎好了一个棕扫帚。曹牡丹向记者介绍:“可别小看这小小的棕扫帚,每年带给他家的收入差不多有2万元。他家里还有两个老人要照顾,两个小孩读书,家庭负担很重,自从有了这个扶贫项目相助,不仅日子宽裕了,家里还盖起了小楼房。”

据曹牡丹介绍,她家做棕扫帚生意已近30年了。上世纪80年代末,部分村民利用农闲时间扎些棕扫帚拿到市场上去卖,换点钱贴补家用。曹牡丹和丈夫便瞄准了这个商机,开始做棕扫帚加工生意。自此,丈夫在外负责联系销售商,自己在家办了加工厂。“加工棕扫帚的劳动强度不大,简单易学,这份工作老少皆宜,也适合残疾人。你看,我家加工厂有20多名员工,其中有4名是残疾人,他们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干活,能做多少是多少,收入按件计算,做得多的大约一天能挣100元。”曹牡丹告诉记者,有时候,加工厂还将半成品送到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家中,让他们在家工作。“虽然身有残疾,但他们愿意用自己的双手力换取劳动果实,我们就应该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不仅我家,其他的加工厂也吸纳了不少残疾人就业。”

记者从十字村了解到,像曹牡丹这样的大户,村里有20多家。以前,棕扫帚制作比较分散,销售也无正规渠道。为了促使该产业长远发展,2004年成立棕扫把产业加工协会,带领村民抱团闯市场。目前协会会员百余人,吸纳劳动力480余人就业。近年来,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协会积极响应村里号召,吸纳行走不便的残疾人进厂工作,解决了村里大部分能行动的残疾人的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