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创建动态

深学“千万工程”经验 做实乡村文化振兴

发表时间: 2023-11-20 19:05:12 来源: 县文明办
青阳县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紧密结合县情实际,自觉把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具体行动,将乡村文化振兴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愈发丰富多彩,为建设和美乡村,促进乡村振兴起到了凝心聚力的积极作用。
文化惠民,和美乡村显朝气
11月8日,2023年度濒临失传剧种国家级非遗青阳腔公益性演出活动在青阳县杨田镇上东堡村举行,为该村村民送上了一份“文化大餐”。
“演出太精彩了,现在足不出村就可以看戏、看表演,希望以后能经常开展,让我们过足瘾。”80岁的村民施大爷高兴地说。
如今,该县11个乡镇已经实现乡镇综合文化站、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全覆盖,110个行政村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覆盖,为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举办“志愿服务送关爱 文明实践树新风”等主题活动910场,完成“送戏下乡”演出110场、“送文艺下乡”24场。
“平时白天上班太忙了,社区的夜间开放终于让我有时间能安静地看看书,真是太好了!”家住青阳县蓉城镇龙子口社区光华小区的张阿姨每天6点准时来社区阅读空间打卡,直奔自己喜爱的文学类书架。
今年以来,龙子口社区依托现有文化载体,积极构建全民阅读服务体系,精心打造“15分钟阅读圈”,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文化获得感。社区阅读空间占地面积100余平方米,藏书5000余册,各类书籍一应俱全,居民只需要通过自助办证机,就可以享受图书预约、通借通还等服务。
数据显示,1—10月,该县文化馆(站)服务群众13万余人次,图书馆服务读者20余万人次,博物馆、纪念馆等年接待参观学习32.5万余人次。
文化富民,文旅融合促增收
3月至11月,趣味横生的农民运动会、喜庆的农民丰收节、陵阳七夕游园节、朱备户外登山沐野节、非遗进景区等形式各异的文旅活动在青阳大地年年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尽显青阳的灵秀之美,周边县市、甚至长三角地区的观众也慕名前来观看演出、参加活动,几乎场场爆满,演出活动现场九华老布鞋、农民画等10多个手工艺品品种和100多件文创产品让游客大饱眼福,购买留念。
随着文化旅游活动的兴起,带动周边村民跟着吃上了“增收饭”,他们不仅可通过在民宿务工增加收入,还可以将各种农产品、手工艺品,通过各类活动作为展示窗口、提供购买渠道,从而带动乡村消费以及乡村投资。以朱备镇东桥村、陵阳镇陵阳村为例,通过文化旅游活动直接带动50余户村民经营的饭店、民宿、摊位等户均每年增收3000元。
最早在朱备镇开农家乐的王宣就是受益者之一,她从2015年开始就改装了自家的房屋,取名远见素雅山庄,自主经营起民宿,2022年又对民宿内外环境进行了改造提升,旅游旺季每天住宿、吃饭和售卖文化产品,能接纳游客上百人,一天的营业额可达到5000多元。
文化育民,乡村发展添引擎
每逢节假日或重大活动,作为县旗袍协会的一员,家住蓉城镇富阳社区的施大姐都会跟其他演出人员一起乘车前往青阳乡镇的各个村庄,为乡村群众进行文艺演出。施大姐说:“3年来,每一次登上舞台,我都感觉无比幸福。”
文化建设需要人才引领。近几年来,该县不断加强乡村文化人才培养,逐步形成“文化人才带动+爱好者参与+政府部门和乡村支持”的多元文化服务体系,实现了乡镇都有文艺队,随时都能舞、随时都能唱。其中杜村乡作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成立青阳腔、目连戏、十番锣鼓等传统民间文化队伍10个,各类文化文艺志愿服务组织25个,是该县打造文化队伍最多的乡镇之一。
文化催生文明与和谐。推动道德典型事迹融入进优秀文化作品创作中,青阳腔文艺作品《凤出青阳》以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罗腊英为原型,利用传统艺术和现代技术手段,立体式、生活化展现了其火海救人的英雄壮举,首次实现了青阳腔与现实题材相结合。9月28日青阳县“道德典型先进事迹宣讲团”成立,21名宣讲团人员中有14人来自基层一线,通过深入学校、农村、社区、企业、机关单位等领域开展先进事迹巡回宣讲活动,汇聚道德力量,弘扬崇德风尚,进一步推动社会文明程度,助力精神文明建设行稳致远。
近年来,该县还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举办乡间民俗文化展示、乡村春晚、诗词歌赋征集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农民群众主动参加文体娱乐、参与社会公益,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青阳县将以为民办实事为导向,坚持问需于民,持续性开展文化文艺演出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打造乡村文明新风尚,进一步提升幸福指数、助力乡村振兴。”县委宣传部负责同志表示。